120万人抢1730个岗位,教育投资回报率咋算?
中核集团“120万份简历抢1730个岗位”的盛况引发热议。这一现象让人们开始思考,花大量金钱培养孩子上名校,投资回报率到底如何计算?
史诗级投资——《我和我的冤种爸妈》
为了孩子能找到好工作,父母进行了史诗级投资。基础建设费包括学费、住宿费,年年上涨。军备竞赛开销涵盖各种补习班、兴趣班。隐性成本则是父母和孩子牺牲的诸多方面。从幼儿园到大学毕业,花费巨大。
惊悚的回报——《工资单和我消失的钱包》
千辛万苦拿到毕业证,却面临低薪现实。起薪低,生活压力大。隔壁王师傅等收入可观,凸显学历通胀。学历贬值严重,简历难脱颖而出。
精神胜利法——《除了钱,我们还收获了啥?》
虽然物质回报不佳,但大学也有收获。批判性思维、国际视野、高级词汇、抗压能力、共同话题等,不过想想好像还是亏了。
出路在哪里?——《蓝翔技校招生简章,了解一下?》
面对教育投资回报率的问题,出路在于降低预期,接受平凡;发展副业;终身学习实用技能;保持乐观心态。
笑对人生,惨续前行
花百万读大学值不值难回答。教育价值不止于工资单,面对教育投资回报率,要战略上藐视,战术上努力,心态上保持幽默。
转载请注明来自社会小说资讯网,本文标题:《120万人抢1730个岗位!花百万上名校真的血亏吗?》
还没有评论,来说两句吧...